正规放生网

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第二讲:佛化家庭菩提眷属顿悟成佛的奥秘

第二讲

佛教家庭菩提家庭开悟成佛

(2009年12月2日晚)

各位善知识

就修禅本身而言,我们在这里参禅打禅,是不拘形式、不拘环境的,到处都是道场。但刚入门的时候,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尤其是专修禅定,环境非常重要。在这个环节中,有很多老和尚都有十几年的参禅经验。如果环境不重要,为什么他们还年年参加呢?因为在寺院参禅,时间集中,有人指导,环境相对稳定。所以,只要有禅七活动,那几位老菩萨就一定会参加,这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有些初入禅修的人,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常常沉溺于高谈阔论、闲聊家常,不仅妨碍了自己的修行,也妨碍了大家的修行。在坐禅的基本要求中,有一条叫做 "息诸缘物",一切非必要的东西都要停下来放下。在这七天里,只有放下万缘,才能有一点点收获。如果在这七天中,一入禅堂,止静则妄想,起静则闲谈 这就是所谓的 "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不容易得到的,是要高度集中的,所以说专心致志一心不乱,没有专心致志,要做到一心不乱,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什么是专注呢?就是把六根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把整个精神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一天24小时都这样坚持。坚持专注一境,这是禅定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不能专注一境,才能进入禅定,那也是南辕北辙。

刚开始用功的时候,就要想善法,想修行的法门,找到进入修行殿堂的门径,这样身心生活才能安定,烦恼才能慢慢减少、淡化。我发誓要断除一切烦恼,每天都有这样的要求,每天都有这样的觉悟,每天都知道有烦恼要断,有烦恼要化,不被烦恼所控制。修炼并不难,如果修炼悟道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的目标,那么古往今来,就不会有人强调修炼悟道对于一个学佛的人,对于一个想要解决人生问题的人的重要性。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从修行中受益,得到了开悟,获得了解脱。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在修行中取得了成果,获得了解脱。我们要相信佛陀和菩萨的话是真实不虚的,要相信有另一种精神境界,有另一种生活方式。人生不应该总是那么苦闷,那么平庸,应该有更精彩、更自由的一面。那么,在修炼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逐渐挣脱烦恼的枷锁。其实,烦恼是无形无相的,比较一下在座的各位基本上都是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人。在我们的一生中,想想我们经历过多少事情,有过多少烦恼,有过多少挫折。这些烦恼从何而来?这些烦恼又是如何一一消失的呢?可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寻找烦恼,最后所有的烦恼也都消失了。它们是如何消失的呢?时间长了,如果你不去理会它,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可以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应该是我们老年人的共同经验,我们将这个经验总结、回味一下,不要去自寻烦恼,即使偶尔有烦恼,也不要去在意它,不要被它牵着鼻子走,我们就会逍遥自在。

烦恼即菩提,离烦恼何来菩提?这样看来,烦恼也是一种好东西,它可以转化,是证悟菩提的土壤;没有烦恼这块土壤,菩提智慧之花就无处可开。虽然说烦恼是个好东西,但它需要转化,如果不转化,这个烦恼就会害死人。所以,好与不好,也要换个角度看问题,用开悟的心去看烦恼,烦恼有两面性。能帮你开悟,那是好事;如果用烦恼心看烦恼,烦恼永远是烦恼,无法转化。这是四弘誓愿之一,它告诉我们要天天断烦恼,天天证菩提,天天求觉悟。我们要在寺院住七天,来这里参加七日禅修,就是为了这件事。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觉得自己的力量不够,家事多了,烦恼也就多了,但在寺院里,我们是自由的、放松的,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全新的,这和在家是不一样的。在家里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家人就像几十年的仇人一样,天天聚在一起,见了面就不高兴,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存在的事情。其实,我们也有在家庭成员中,年轻时有父母、兄弟、妻子,年老时有儿孙、老伴,苦在其中,乐也在其中。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懂得把有快乐的地方变得快乐一点,把有烦恼的地方也变成快乐呢?我们之所以不能转化,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力量、智慧力量还不够。如果智慧的力量足够大,我们就能改造,就能让家庭更和谐,就能把敌人变成菩提家人,就能真正把家庭建成道场,这就是所谓的佛化家庭。

作为家庭佛弟子,应该有责任把自己的家庭变成佛化家庭,让自己的家人都成为菩提家人,这样才能真正把家庭建成道场。要想让家人都成为菩提家人,不是勉强就能做到的。首先,要看每个家庭成员的善根和悟性,其次,要看家庭中第一个信佛的人的心态。对于我们这些已经在佛法道路上迈出第一步的人来说,不要太着急,更不要指望家里的每个人都能马上信佛,皈依三宝,吃斋念佛,这些都要慢慢来。首先要有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的精神。要想家里其他人以你为榜样,你至少要以身作则,值得大家学习。如果我们这些先走上学法道路的人,比那些没有学法的家人更自私、更懒惰、更斤斤计较,榜样的作用起不到作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其他家人心悦诚服地跟着你学。

在我的印象中,和谐的家庭、全家信佛的家庭,大多是那些在学佛道路上先行一步的人,他们以身作则,影响带动全家人认同学佛是件好事。学佛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所以大家都皈依佛门。

家庭就是道场。如果这个理念能够落实到家庭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信佛的家庭都能够按照这个要求去做,那么佛教在社会上的形象一定会大不一样,每个人都会对佛教产生好的印象,每个人都会得到佛法甘露雨露的利益。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每时每刻怎么做人,每事每物怎么做,怎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对佛法的传播和弘扬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来到佛堂,来到寺院,我们应该借此机会净化自己,转化烦恼,不要辜负这七天的美好时光。在座的各位,我想还有几位比我年长。对于老人来说,相逢一笑泯恩仇,人生能有几回逢?谁也不知道。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彼此。我非常珍惜这一节课,因为我的身体不是很好,但我觉得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禅修的快乐和佛法的清凉,所以我必须尽力去做。

禅宗讲究顿悟,所谓顿悟成佛。顿悟是什么意思呢?用我们现在的通俗说法,就是凡事一步一个脚印,这就是顿悟;什么叫渐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顿悟就像坐飞机,渐悟就像骑自行车,速度是可以比较的。我们把飞机作为顿悟的象征,但我们不能一直坐在飞机上,要下飞机,要深入到顿悟后的现实中去,一点一点地清理自己心灵地面上的灰尘和污垢,所以顿悟也是要逐步培养的。

 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第二讲:佛化家庭菩提眷属顿悟成佛的奥秘

我们不应该认为开悟是不可能的。既然佛陀创造了顿悟法门,就说明顿悟这件事是可能的。古往今来,有很多大修行者通过顿悟达到了佛的境界、佛的知识。要想顿悟,首先不要有 "我与佛疏 "的想法。顿悟的意义在于一步到位,到什么位置呢?从凡夫、从众生一步登天到佛的境界,这就叫一步登天。说一步登天,其实已经很慢了。六祖说:一念迷,佛是众生;一念悟,众生是佛。开悟是一念的事,不是一步的事,一步比一念慢得多。这一念成佛非同小可,从我们自己的主观角度来说,首先要从根本上消除自己与佛之间的距离感,只有消除了这种距离感,一步到位才有可能。

一步到位是一种在觉悟基础上的超越,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无知和烦恼一下子就能得到净化。有了觉悟基础上的超越,我们就可以用佛的知识、佛的要求来破除和转化我们的烦恼。用佛法知识转化烦恼的速度,自然不同于我们平时自卑自弃的心态。一旦我们获得了佛的知见,一旦我们觉得自己已经进入了佛的境界,一切不如意的习气、一切远离佛的要求的自卑感、自弃感自然就会消除。你会更加积极地去完成所有的功德、福报和善行,不会懒惰,这就是守业的功夫。

所谓保 "仁",就是保护自己在修行中获得的那种淡泊、平和、清明、智慧和觉悟。所谓 "仁",就是让一切纯粹自然,正确面对,不强求。在大自然化中,应随缘消旧业,不造新殃。所以,第一步功夫,要做到一步到位,但不要妄自尊大,虽然觉悟到自己是佛,但在平时仍需谦虚,要看清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烦恼和习气,只是在知见上与佛的平等修养上还有天壤之别。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认识,就会在学佛的道路上走得更快。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能做到佛的要求,就不会以常人的要求来对待自己的言行。处处知道随缘,处处知道成就善法,处处知道以菩提心面对一切人、一切事,以大悲心面对一切苦。

自心等于佛身,自心等于佛心。佛有神通,如果我们还没有神通呢?其实,这种想法是多余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阻碍了自己神通妙用的实现。每个人都有神力,每个人都能彰显神力。如果没有神力,那些妄念从何而来?在妄念之中,一念就是十万八千里,一念就是全世界,一念就是金银财宝。所有这些念头,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都是妄念。正是这些妄念让我们无法发挥出原有的神通,而一旦我们化妄念为智慧,就能展现出真正的神通。什么是真正的神通?其实也如梦幻泡影,因为神通毕竟不是一般的行为,只能偶尔显现。佛和菩萨也生活在大地上,不会整天飞来飞去,也要在地上做事。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八十年,他也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因此,学佛不要试图寻求神通。学佛最重要的是求悟,求顿悟。顿悟,这个念头和佛心是一样的,就是 我们在这里参加禅七法会的根本目的,也是要求大家开悟,一步到位,不要总觉得自己与佛有距离。佛与众生不隔毫厘,只有开悟与开悟的区别,只要我们开悟了,当下就是佛。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