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放生网

迈向正念的旅程:了解佛教正念的本质

什么是积极思考?正念的含义

正念是 "八正道 "之一,指的是正确的思想,也就是不生邪念,牢记正道。它还意味着要将正确的想法牢记于心并时刻保持。例如,不看不正确的东西,不听不正确的话,不说不正确的话等,都是正念的表现。内心知道什么是对的、应该做的,什么是错的、不应该做的,就是正确的发心;一件事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怎么做、做什么用,就是正确的发心;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就是正确的发心。

正念的意义(海涛法师)

什么是 "正念"?就是正念--清净心、慈爱心、平等心,了知般若空慧,犹如观世音菩萨。因为空性,所以明白众生和自己是一体的,看到众生的痛苦。观、念众生苦,闻声救苦,这就是正念。

正念的意义(达磨法师)

正确的正念是具有正能量的正念,或者说是引导正能量的正念。它分为世间正念和出世间正念。世间正念是善念,是通往善道的念头。世间正念则是解脱道的出离心和菩萨道的菩提心。所有与当下心的本性相应、没有迷惑和动乱的心理活动都是正念!

正念的意义(圣严法师)

正念又称 "下明"。正念是对诸法本性的真实忆念,使诸法不致迷失。 以四谛为例,就是忆念、观想 "身、情、意、法 "的自性与共性,以对治净、乐、常、我四颠倒,由四谛而生起忆念根、忆念力、忆念觉。

身念处观中的自相是指自己的相不清净。它的共相是观自相为苦、空、无常、无我,以对治身相清净的颠倒思想。苦观为欲乐,但结果却是苦。其共相是观受是苦、空、无常、无我,以此对治乐颠倒想。自相心观是指观照自己能求的心并不丰富。观其共相,是观不住的心是苦、空、无常、无我,这是对治心是常的颠倒思想。法宁智的自性观是诸法因缘生、无自性的观点,也就是诸法无我的观点。共相观是诸法是苦、是空、是无有、是无我的观,是对治诸法无我的颠倒思想。

迈向正念的旅程:了解佛教正念的本质

正念与无漏智相对应,也被称为 "谛"。事实上,八正道虽然是三十七道中的第七道,但却是最完整的,可以独立发挥作用,因为它涵盖了前六道的内容。释迦牟尼佛教导弟子修行时,最基本的佛法就是四圣谛和八正道,而八正道的第一项 "正见 "就是四圣谛。因此,"八正道 "既有理论和方法,也有平时生活实践的指南,以及如何实现修慧和禅修的目标。

以六圣谛为例,忆佛、忆法、忆僧、忆戒、忆天、忆施,这是右谛,忆佛、忆法、忆僧、忆戒、忆天、忆施,这是左谛,忆佛、忆法、忆僧、忆戒、忆天、忆施,这是右谛。以净土法门念 "南无阿弥陀佛 "六字真言为例,如果一个人能够念佛念到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心不乱,就可以说是正念不失。

正念的含义(南怀瑾)

什么是正念?例如,如果你今天修净土,如果你今天承认理论,只念佛号,这就是正确的发心。它是有范围的。从今天修净土法门的角度来说,只念佛号就是正念,其他任何念头,甚至其他佛菩萨的念头,都不是正念。如果我站在其他教派的立场上,修持密咒念诵或观想呢?今天,念咒的念头是正念,其他念头都不是正念。那么,从空性思想的角度来看,今天空无一物的思想是正念,其他的思想都不是正念。正念是思想的力量。从禅宗的立场来看,禅宗说无念即正念。从唯识宗、净土宗或密宗的立场来看,有念就是正念。

当然,正确的发心是有范围的,我们可以再设定一个范围:只要能让身心愉悦安宁的,就是正确的发心;如果身心没有愉悦安宁的感觉,那就不是正确的发心。总之,正念不是说空念就是正念,说我念佛不是正念,这是不对的;也不能说只有念佛才是正念,空念不是正念,这也是不对的。八万四千法门是从不同的位置方便修持的。

所以,所谓正念是有念,不是无念。在座有很多参禅的人,如果你能真正做到身心忘我,一念即空,什么都没有,你经常日日夜夜这样做,这就是正念,但不能说是空,也是有念,只是在空念而已。从四禅八定来说,就是空无边处定,但并没有达到真无边处,只是有一个小的空的境界,这就是正念。如果什么念头都没有,只是坐着,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知道,那叫顽空;但顽空也是一种念头,不是正念!

因此,必须认清正念的道理。换句话说,正念就是决心和智慧。比如修白骨观,你的念头都是白骨的形象,甚至走路、吃饭、做事,一天到晚都是白骨的形象,这就是正念。其他念头能做什么吗?能!能说话吗?能!没关系,这个念头永不改变,这就是正念。这就是正念。有了正念,当然就有定力,当然就有止观,当然就有一切。修净土,就能达到净土的境界;修禅宗,就能达到禅宗的境界;修密宗,就能达到密宗的境界。因此,原则是不离开正念。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