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放生网

深入了解净土念佛法门:四篇佛学问答助你领悟修行真谛

佛教四问答-净土念佛法门

净空法师答疑室整理

问:有人说 "念阿弥陀佛就是止观"!这种说法对吗?

答:鸠摩罗什法师译的《阿弥陀经》中说:"善男子、善女人,若闻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意思是教人执持佛号。意思是教人持名念佛。如果持名念佛一天甚至七天,达到心无挂碍的程度,就可以达到欲界定或未到地定的境界。这样,念佛也可以达到初步止观,但止观的范围仍然很广。

如果想从 "无上地定 "进阶到 "无色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乃至四空定",有一整套的方法,《瑜伽师地论》中有相当详细的介绍。不学习是无法知道这些的。至于参话头,更要深入研究佛法,只有达到纯熟的程度,才能参话头。如果只念佛号而不研读佛经,恐怕是无法观想的。

南北朝时代的庐山慧远大师,被尊为净土宗初祖,他也主张念佛。但他念阿弥陀佛名号和我们一样吗?在他的念佛中,应该有如实念法的深意,这与单纯的持名念佛是不一样的。据《高僧传》记载,慧远大师出家前是一位学者,"博通六经,尤善庄老"。后来,他听麦田释家道安法师讲《道家般若经》(与《小般若经》同文异译)时,说 "儒道九流,皆糠秕也"!这就是说,他觉得佛法远非孔子、孟子、老子所能及,于是就出家了。所以,慧远大师之所以出家,是因为他听到了道家的《般若经》。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说,念佛就能满足他的愿望吗?

南北朝时期,中原大乱,连僧人也受到波及。当时跟随道安法师学习圣道的人不少,但因为战乱,生活困难,没有办法在一起生活,慧远法师就去了庐山。后来他学习了《般若三昧经》,般若三昧的修持仅仅是念佛吗?如果只持名不学经,只能有多少止观而已,会修观吗?

问:我曾听上师说:"修四圣谛与念佛并不相违!您是这样认为的吗?

答:是的!我是这么认为的。根据《阿弥陀经》的启示,如果念佛不乱,愿生净土,临终时心不颠倒,阿弥陀佛放光接引,就能往生阿弥陀佛国,这是非常殊胜的。修习四圣谛能增长智慧(般若),对治一切烦恼(爱语),净化心灵;这种清净的心灵没有烦恼和干扰,符合一心不乱、心不颠倒的境界。混沌、颠倒都是由于烦恼的干扰,修四圣谛消除烦恼的干扰,就能证悟念佛三昧,所以说 "学四圣谛,不违念佛"。

你可以制定一个时间表:何时修四圣谛、何时念阿弥陀佛、何时拜佛。这样,平时心不颠倒,临命终时决定心不颠倒!如果生前不修四圣谛,总是颠倒,"这个可爱,那个可恨!" 恐怕到临命终时,还是这样爱恨交织,这对往生阿弥陀佛国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又如,凡人追求太多,心总是散乱的,难以集中。听人说念药师佛功德无量,可以消灾延寿,于是我又念起药师佛来,心里却想:"我念药师佛,阿弥陀佛会不会不高兴呢?我们以凡夫的心态去想圣人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读《药师经》得知,念药师佛时,如果求生阿弥陀佛国而不决定,临命终时,药师佛会派八大菩萨送你到阿弥陀佛国。因此,念药师佛和念阿弥陀佛也没有冲突。只要你发愿往生阿弥陀佛国,诚心回向,一切法门都能帮助你往生净土,不会有任何迷惑。

问:您认为修持四圣谛法门是持名念佛者往生极乐世界的增上缘。但有些法师主张,持名念佛的修行应 "不怀疑、不间断、不掺杂"。一个人在持名念佛的同时修四谛法门,会不会出现间断或混杂的情况?

答:我赞扬那些专心念佛、求生净土的人!不过,修持四圣谛法门也有益于净土法门,所以我不认为它是间断的。修四圣谛能成就两个功德:一是心不散乱,二是心不颠倒。念佛法门也应成就这两种功德。然而,四圣谛在保持心不散乱或不颠倒方面非常强大,因此念佛者应利用四圣谛。

信念由智慧建立!如果一个人不断修学佛法,获得四圣谛的智慧,进而达到深信不疑的程度,从而产生出离娑婆、求生净土的强烈愿望,那么他求生净土的愿望就一定会成功。从这个角度看,是否可以说四谛法门的修行因念佛的过失而中断?

问:净土法门主张,今生念佛是往生西方净土最稳妥、最可靠的方法。但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往生西方并不容易。最好是在人间继续积累福报和智慧,等福报够了,再发菩提心,求生佛国。你同意哪一种说法?

答:最好是念佛求生净土。关于修慧、修德,其中修德可以随心、随愿,不必专心致志。如果现在专心修德,可能会有危险。

刚开始可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因为你们不是在与佛菩萨打交道,而是在与凡人打交道,所以时间长了就会有烦恼。本来你们想修持圣道资粮,最后却生了烦恼,造了种种恶业,跑到三恶道去了。即使你不造恶业,当你福报更大、能力更强的时候,你还会想往生净土吗?

诚心念佛求生净土是对的!但是,这是心能否做到的问题。所以《阿弥陀经》告诫我们要 "不颠倒心"。比如,念佛的时候心很诚恳、很勤奋,但当自己的儿女生病了,医生治不好的时候,就不再念佛了,......,这就是颠倒。如果子女的家庭一切顺利,颠倒的功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作用;临终时,这种颠倒就会显现出来--"唉,我想和我可爱的儿女们在一起!我要和我可爱的儿女们分离了,我的心好痛!我有很多财富,现在却要分离,我很痛苦!这样怎么能祈求净土呢?

因此,我们应该践行无常观,阅读《金刚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世间万物皆如梦幻,一切皆非真实。如果你在世时就这样训练自己,不执着,不放逸,那么当你临终时,就能以非常自由的心态往生净土。如果不在活着的时候锻炼自己,还执着于丈夫、妻子、孩子、财富和权力,即使念佛,也总是处于颠倒的状态,到临命终时也不会比一个穷人好到哪里去。穷人无牵无挂,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往生无忧。因此,念佛求生净土的人应该修习四圣谛。

问:"众生心忆佛念佛,当来必定见如来"。又云:"心不方便,自会开悟"。如果持名念佛不会开悟,为什么《楞严经》会这样说呢?

答:《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佛告须菩提:汝意云何?色如是,识如是,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佛亦如是 ....... 菩萨摩诃萨如是学如是,为学萨婆若故!" 五蕴指的是凡夫的异熟果,现在五蕴都是如来藏,平等不二,加上无上菩提,现在的一般境界就是佛的境界。但我们是佛的境界吗?我们在这里走来走去,坐也坐了,站也站了,但我们还是凡人,无论什么事都有浅有深。我们没有智慧,就在浅层次的境界里徘徊;如果我们有更高的智慧,同样的事情就会有不同的境界。

所以,你不要说:"如果持名念佛不开悟,为什么《楞严经》会这样说?" 这是另一种大智慧的境界。我们一般人大多智慧浅薄,认为学其他法门太麻烦,念阿弥陀佛很容易,这说明我们今天的佛教徒水平都很浅薄。虽然说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但哪位高僧大德开悟了呢?

问:有人说修习四圣谛是自力更生,完全靠自己。但念佛有佛力加持,所以更殊胜。长老的观点是什么?

答:净土宗的祖师大德们说,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不仅是自己的力量,还有佛的加持力,所以超过修学其他法门。为了鼓励念佛人,这样说并没有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学过《维摩诘经》。"一切大智行皆悉成就,由佛威神所建立"。

什么是 "建立诸佛威神"?就是说当你修四圣谛的时候,当你修止观的时候,诸佛的威神会帮助你,而不仅仅是你自己的力量。我们读《金刚经》时,经中说:"佛善护诸菩萨,善导诸菩萨"。什么叫 "善护诸菩萨"?这不就是灌顶吗?你在修止观的时候,诸佛菩萨也会帮助你;如果你不断地精进修行,不需要别人告诉你,你就能感受到诸佛菩萨在给你加持。所以,只要你发菩提心,真心修行,诸佛菩萨就会照顾你,当你修行遇到困难时,诸佛菩萨也会帮你一把,不仅是念佛法门,还有念佛力的法门。

问:俗话说:"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包含三藏十二部经义"?

答:这句话寓意深远,只有等觉菩萨才能真正理解。"等觉 "等同于佛,等觉菩萨的智慧等同于佛证得无上菩提,其道智遍及法界,故称 "正遍知"。我们凡夫念佛,念的只是佛的名号,但佛法的三藏十二部我们能不能念呢?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