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放生网

善导的忏悔思想:迈向内心平静的指引之光

论善导的忏悔思想 (4)

在《身礼拜门》中,师曾强调礼拜的对象和动机,善导则增加了 "同心合意,恭敬合掌,香花供养",更强调礼拜的方法和仪式。在《口业赞》中,师曾主要强调 "称名",而善导则赞叹依正二报的庄严,并将称名从五圣谛中分离出来,放在后面的正业中,与《三心解》中的 "深心解 "相对应,是善导自创的体系。在《意业观察门》和《发愿门》中,善导将世亲的这两门顺序颠倒过来,舍弃了世亲《意业观察门》的唯识和《发愿门》的般若,强调世亲的凡夫性,从而便于与凡夫的修行相应,将五圣谛门重新安排为净土法门的实修。同时,由于意业观察门和发愿门的顺序颠倒,礼拜门的身业、赞叹门的口业、忆念观察门的意业,在身、口、意三业的顺序上,也颠倒了。释迦牟尼在《回向法门》中主要阐明了前四门是自利利他的行为,而此门则是 "为利他而成就回向法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品》中说:"菩萨入四种行,当知自利行成就;菩萨出第五门,当知利他回向行成就。菩萨如是行五门,自利利他,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正藏》卷 26,233a.]与一般圣道回向众生的行相不同,昙鸾的《往生论注》中说:"回向者,谓回向众生也:

善导的忏悔思想:迈向内心平静的指引之光

回向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去 "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 "回 "的阶段。在 "往 "的阶段,以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在 "还 "的阶段,往生净土后,获得菩萨、辟支佛的方便神通,再回到生死丛中,教化众生走上佛道。若往若还,皆为拔济众生渡生死海,是故说回向为先,为证大悲故。[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 40,836a,大正藏]。

昙鸾将皈依分为前行皈依和回向皈依两种,善导则继承了昙鸾的解释,并在皈依门中作了明确的表述。善导对五圣谛门的独特解释反映了他从凡夫本性中建立自己的净土教义。

善导大师的 "五念门 "是 "三心 "的展开,同样也是 "五忏悔心 "的展开。三心 "中的 "至诚",是通过身体礼拜、口称赞叹、心念观想这三种业行,表达对阿弥陀佛的真心。而修行者本人只有对自己生起无比的忏悔之心,才能真正修行,所以狭义的至诚心相当于五悔的忏悔,广义的至诚心相当于五悔的修行。[福原隆吉:《善佑大师的忏悔思想》,堤不二吉编:《善佑大师的净土教法》,第 61 页。]

其次,深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对机缘的信心,二是对佛法的信心。一是因众生无始劫来在生死苦海中迷失而不自知,所以劝请佛陀度化众生;二是因众生无始劫来受诸烦恼之苦,烧尽善根,所以通过诸佛的教化,唤醒佛陀的大精进心和随喜心;三是因众生无始劫来受诸烦恼之苦,烧尽善根,所以劝请佛陀度化众生。因此,"请 "与 "随喜 "对应着两种深信,但这种对应不是单一的,而应该从重叠和交叉的角度来看,即 劝请与随喜,是因为充满烦恼的凡夫在生死苦海中流转,很难从三界轮回中解脱出来,这是信之机;而凡夫凭着阿弥陀佛的本愿称念佛号,就一定能得到解脱,这是信之法。因此,劝勉和随喜是深心的具体忏悔方法。

最后,"回向发愿 "分为 "回向善根 "和 "回向净土 "两个方面。"回向善根 "和 "回向净土 "相当于 "五回向 "中的 "回向 "和 "发愿"。五悔中的五悔,是指凡夫在生死苦海中,依阿弥陀佛的教诲,修一切善根,回向净土,与《回向发愿文》中的回向净土相对应;而发愿,则是发愿自己和他人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所以不仅名称相同,内容也没有变化。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知道 "五忏悔 "蕴含在 "三心 "之中,"五忏悔 "是修持 "三心 "的具体方法。同时,"五忏悔 "与 "五圣谛门 "又是 "三明 "的展开,因此二者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下面,我们将五忏悔、三明和五圣谛门之间的关系列表如下:

五悔、三心、五念

至诚身心忏悔门

深心口颂门

意乐观察门

还愿心与发愿门

还愿门

从上图可以看出,善导的五念忏悔不仅与三心有必然的联系,同时也与五念有必然的联系,三者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善导忏悔思想的特点。在 "发愿门 "和 "观察门 "中,善导排除了戒定慧的修持和圣道的观察,强调了自己的凡夫本性;同时,他又将骂名从 "赞叹门 "中分离出来,另外扩展到五种正行中,成为正行的正业。在他的五忏悔中,回向在前,发愿在后,体现了他以凡夫为本的修行特点。

(3) 广泛忏悔

广忏悔是相对于略忏悔而言的,是对忏悔内容的详细描述。首先,忏悔的对象是 "十方诸佛、十二部经、诸大菩萨、一切贤圣、一切天龙八部、法界众生及其前大众 "和 "三宝前、法界众生前"[《往生礼赞偈》,《大正藏》第47卷,447a,b.] , b.] 在《法事赞》中,忏悔的对象是 "道场凡圣 "和 "三宝道场大众前";在《观念法门》中,忏悔的对象是 "诸佛"。在观念法门中,是 "诸佛菩萨、一切圣贤、天上人间一切业道"、"一切大德高僧"。因此,忏悔不是专在阿弥陀佛面前忏悔,而是在诸佛和众生面前忏悔自己的罪业,忏悔之后再回向阿弥陀佛。

善导非常重视悔戒和悔罪,可见他对戒律的重视。例如,《龙树增广净土文》描述了善导对戒律的遵守情况:

三十多年来,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乘船行道,礼佛方等,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本分。他护持戒律,丝毫不犯,也从不抬眼看女人;他淡泊名利,远离嬉笑怒骂;他所到之处,都用饮食供养,以净化自己的身体;有多余的衣服,就把它们送还给别人。善食送厨为众,粗恶自食,乳酪醍醐皆不饮食;皆用写《阿弥陀经》十余万卷,画净土三百余变;如见及破塔,皆修营建,燃灯续照,年年如此。三衣及瓶钵不使人持洗,时时变化;不与众同行,恐谈世事妨修业;示教净土法门,不计其数。[龙树增广净土文》卷五,《大正藏》第 47 卷,266a]。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知道善导持戒非常严格,因此他对悔戒和悔罪特别重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接着,善导说:"在三宝面前,在法界众生面前,我现在忏悔,不敢隐瞒。愿十方三宝法界一切众生,接受我的忏悔,忆念我的清净。从今日起,愿法界众生弃恶从善,回归正道,发菩提心,慈悲为怀,以佛眼见,菩提眷属为真善知识,同生阿弥陀佛国,乃至成佛。" [礼记-往生偈》,《大正藏》,第 47 卷,447b.]这是希望众生弃恶从善,发菩提心,共同往生。最后总结道:"如是罪业,永断相续,永不敢复作,既已忏悔,至于回向。"这表示断除罪业相续,回向阿弥陀佛。

要、微、广三种悔,是针对六时礼的不同需要而制定的,《往生礼偈》中说:"要在要取初,微在微中,广在广中,广在广下"。[大正藏》卷 47,447a。] 而这三种忏悔的不同内容,表现了善导忏悔思想的独特性。

我们对山涛忏悔思想的基础--末法思想和根源论进行了回顾性考察。我们认为,净土经典中对五浊恶世的描述,对后世净土宗的末法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善导继承了昙鸾和道绰的末法思想和凡夫根性论,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忏悔思想。同时,我们对善导著作中的忏悔用法进行整理,发现善导的忏悔用法大多出自《智顗》;同时,《行义》四部五卷中也有大量的忏悔用法,可见忏悔在善导净土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以上,我们详细梳理了善导忏悔思想的特点,阐明了善导净土思想中忏悔与修观、灭罪、念佛的关系,以及忏悔的形式和种类。

善导在解释《日想观》和《华藏观》的忏悔时,将忏悔置于观法前方便的地位,是对《普贤行愿品》和智顗思想的继承。但他在解释 "华藏观 "时,请佛力加持,以摄心护念的方式成就观法,突出了他在观法修持中的他力本愿思想。因此,善导逐渐将忏悔与阿弥陀佛的他力本愿联系起来,突出忏悔的成就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本愿,从而使忏悔具有了他力的色彩。

作为一种佛教修行方式,忏悔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罪孽。但善导认为,凡夫的消罪忏悔必须借助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在《观念法门》中提出了消罪业力的增上,从而体现了他独特的忏悔思想。同时,在《观念法门》中,他还阐明了 "白发观 "中消罪忏悔的方法,强调了佛陀救济众生的作用。

就孙道临的忏悔与念佛的关系而言,我们认为二者之间应该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解释了 "常以念佛忏悔 "这句话,揭示了忏悔思想在孙道临净土法门中的真正作用。关于三皈依,我们从《观佛三昧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认为,三皈依是善导一人所创。

利用敦煌文献和比较研究,我们对忏悔的三种形式:要忏、略忏和广忏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善导在整理《光明十二仪轨》时,将《光明十二仪轨》中的忏悔经文改为 "忏悔";同时,我们认为善导的 "忏悔 "属于忏悔部,因为他的忏悔观与信仰契合,他从净土信仰的角度阐释了忏悔部。这是因为他的忏悔观与信仰契合,他从净土信仰的角度阐释忏悔的事工。善导的 "略忏 "即是五忏悔,通过将善导的五忏悔与《十住唯识论》和《佛说三昧经》的《观想海》进行比较,我们推测善导的五忏悔是以这两部论典为基础的。同时,我们将《往生礼赞偈》中的 "五悔"、"三心"、"五念门 "与《往生论》中的 "五念门 "进行比较,强调善导的 "五悔 "不仅与 "三心 "有必然的联系,与 "五念门 "也有一定的联系,三者之间的联系反映了善导忏悔思想的特点。我们在《广忏悔文》中发现我们对上述问题的讨论表明,善导在继承前代佛教忏悔思想的同时,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净土信仰立场,从而使他的忏悔思想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善导的忏悔思想不仅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这是我们讨论的意义所在。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